酱酒新国标落地倒计时!买酱酒认准这一点,谨防“李鬼”忽悠

2025-03-23 14:52 酒市观察员

2025年6月1日,酱香型白酒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!


随着《GB/T 10781.4-2024》国家标准进入倒计时,酱香酒市场正掀起一场“去伪存真”的革命。新规剑指行业乱象:非大曲工艺产品不得标注“大曲酱香”,消费者选购酱酒从此有了“照妖镜”!这一变化不仅重塑行业标准,更直接影响消费者选购。如何避免踩坑?本文带你深度解析!


新国标核心变化:工艺分类更清晰,标签标注更严格。


根据新国标,酱香型白酒被明确划分为两类:

1. 酱香型白酒(大曲):必须完全采用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,沿用传统“12987”工艺(1年生产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),原料限定为糯高粱、小麦和水,且高温制曲需在60℃以上环境中培养40天以上。


2. 酱香型白酒(其他):允许使用麸曲或混合曲等非高温大曲工艺,但必须满足固态发酵、不添加酒精和香精等基本要求。


重点提示:只有符合大曲工艺的产品才能在标签上标注“大曲酱香”,其他工艺仅能标示为“酱香型白酒”。若商家违规标注,将涉嫌虚假宣传。


为何要严控“大曲酱香”标签?三大原因揭秘


1. 保护传统工艺价值


大曲酱香代表酱酒最高工艺水准,以茅台、郎酒等品牌为代表,其复杂的生产流程和长周期陈酿,赋予酒体独特的“酱香突出、空杯留香”特性。新国标通过标签规范,防止低质酒混淆视听,维护传统工艺的稀缺性。


2. 打击劣质酒乱象


过去几年,部分企业以液态法(酒精勾兑)或简化工艺生产“伪酱酒”,却打着“大曲”旗号高价售卖。新国标明确要求“固态发酵”,彻底淘汰勾兑酒,劣质产能将加速出清。


3. 提升消费者知情权


新国标要求标签明确标注工艺类型,并新增“果香、花香、青草香”等生活化香气描述,让消费者更直观辨别酒体风格。例如,大曲酱香酒体厚重、陈香明显,而麸曲酱香可能更清爽适口。


行业影响:头部品牌受益,中小酒企面临洗牌。


头部企业优势凸显:茅台、郎酒、习酒等传统大曲酱香品牌,凭借工艺和品质背书,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巩固。例如,茅台1935、习酒1988等产品已提前调整标签,强化“大曲”标识。

中小酒企转型压力:北方部分采用麸曲工艺的酒厂(如北大仓、燕岭春),需重新定位产品线,或升级工艺以符合大曲标准,否则可能被市场淘汰。


数据佐证:贵州仁怀已清理整治退出、关停白酒企业(作坊)622家,已签订退出协议304家,填埋窖池261家、2977口,完成“四改”企业799家,验收合格728家。同时,将规模不达标企业纳入兼并整合对象,已完成兼并整合51家。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。(数据来源: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政府网)


消费者选购指南:3招避开“李鬼”酒


1. 看标签关键词


认准“酱香型白酒(大曲)”字样,配料表仅含高粱、小麦和水;

警惕“食用酒精”、“香精”等添加剂,此类产品不符合新国标。


2. 查执行标准号

2025年6月后生产的酱酒,标准号应为GB/T 10781.4-2024,旧标准GB/T 26760-2011将失效。


3. 选口碑品牌

推荐大曲酱香标杆产品:

茅台飞天:工艺与品质天花板,收藏价值高;


习酒1988:商务宴请首选,酱香细腻层次丰富。


未来趋势:品质为王,理性消费成主流。


新国标的实施,标志着酱酒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转向“高质量发展”。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高价酒,而是更关注工艺透明度和性价比。据预测,2025年百元价位酱酒需求将增长30%,而千元级产品可能继续回调价格。


我是酒市观察员,关注我,带你了解更多酒业资讯和知识!


#酱香酒新国标解读# #白酒消费避坑指南# #2025酒市新风向#


互动话题:你在买酱酒时更看重工艺还是品牌?你认为新规能否终结“9.9元大曲酱香”的乱象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!


贵州金桥商贸|贵州酱酒|金桥商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