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消费旺季刚过,贵州茅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——据广州日报市场调研,2025年春节期间茅台酒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5%,其中以新能源、生物科技、数字科技等行业从业者为主的“新商务”客群强势涌入,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引擎。这一现象不仅印证了茅台市场策略调整的成效,更预示着白酒行业消费结构的深刻变革。
“新商务”客群:茅台消费版图的重构者
传统白酒消费以政务、商务宴请为主,但茅台近年来通过“三个转型”(客群、场景、服务)战略,精准锁定新兴产业从业者。在广东、上海等新兴企业聚集地,茅台通过品鉴会、高端社区活动、科技企业拜访等方式触达目标群体,成功吸引了大量“80后”“90后”消费者。东莞某经销商表示,客户年龄显著年轻化,三四十岁的互联网、数字科技从业者占比快速提升,他们对飞天茅台及“散花飞天”等文化属性产品尤为青睐。

以广东某互联网公司负责人李先生为例,他在首次接触茅台后便将其作为商务接待的首选,“茅台不仅是品质象征,更成为圈层文化的一部分”。这种转变背后,是茅台对“新商务”客群消费习惯的深度洞察——他们消费能力强、注重品牌文化内涵,且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场景建立消费粘性。
产品策略:飞天茅台稳盘,茅台1935成增长黑马

尽管飞天茅台仍是市场核心,但茅台1935的表现同样抢眼。春节期间,这款定价760元/瓶的次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5%,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断货。自2022年上市以来,茅台1935销售额从50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20亿元,凭借性价比优势填补了千元价格带的市场空白。
此外,茅台正通过开发文创产品、餐饮渠道特供版等30余款个性化新品,弥补飞天茅台控量后的市场缺口。例如,飞天53度700ml国际版、景区联名款等产品,结合文化IP资源,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,推动“卖酒”向“卖生活方式”转型。
经销商策略:从被动销售到主动培育市场
面对“新商务”客群的崛起,茅台经销商主动调整策略。广东友谊酒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,结合“云购酱香”活动优化客户体验;上海某经销商则推出企业团购定制服务,满足年轻客群的个性化需求。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强调,未来需聚焦消费场景创新,例如通过数字化转型覆盖B端和C端,增强消费触达效率。
行业展望:结构性分化加速,茅台引领复苏
中国酒业协会对2025年白酒行业持乐观态度,预计整体表现将优于2024年。当前,茅台以1738亿元营收贡献行业超七成利润增长,稳固了“一哥”地位。然而,酱酒行业的内卷仍在持续,多数产品面临价格倒挂压力。对此,茅台通过控量保价、优化库存等策略维持市场稳定,其批价从2024年11月的2400元逐步回升,为行业注入信心。
茅台销量逆势增长的背后,是消费群体迭代与品牌战略升级的双重共振。从“传统商务”到“新商务”,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场景,茅台正以创新姿态引领白酒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随着年轻客群持续扩容和消费场景的进一步细分,茅台能否在分化加剧的市场中持续领跑?答案或许已藏在今天的每一步探索中。
(本文综合自广州日报、财经网等权威信源)